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大众日报报道:“这么多患者在黑暗中生活,让人心痛!”

发布时间:2014-07-31
山东省援青海医疗队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巡回义诊,帮助当地白内障等眼疾患者圆“光明梦”
“这么多患者在黑暗中生活,让人心痛!”

 □ 本报记者 王凯  本报通讯员 孙志毅
  7月21日至28日,记者随“大爱无疆”山东省援青海医疗队奔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以巡回诊疗的形式,通过白内障专项疾病筛查、手术治疗、科普宣传,帮助当地贫困白内障及其他眼疾患者圆“光明梦”,带去山东人民的深情厚意。
“如果没有山东专家的指导,
俺姐姐的眼病还不知要拖多久!”
  “右眼4.6还可以,左眼有角膜病变,伴白内障,视力低于4.0,需要手术……”7月23日,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眼耳鼻喉诊室,刚察县哈尔盖镇贡公麻村一社79岁的藏族牧民卓玛,静静地坐在视检灯前,接受大爱无疆山东省医疗队青海光明行首席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毕宏生教授的检查。
  “一家三口人,经济困难得很,如果没有山东专家的指导,俺姐姐的眼病还不知要拖多久!”一直默默陪着卓玛的弟弟马耳朵,激动得伸出双手,直竖两个大姆指。
  8年前,卓玛右眼看不清,到西宁检查并接受了白内障手术,视力好转,几年前发现左眼看东西模糊,由于家庭没有男劳力,她一直劳作没及时就医,发展到今年初左眼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了,得知山东的专家团来义诊,才来看。
  “看着这么多眼病牧民在黑暗中生活,让人心痛!”毕宏生一边吩咐助手给卓玛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一边从随队带来的备用药品中取出一瓶眼药水递给马耳朵,让他帮姐姐点用。
  据毕宏生介绍,像卓玛这种情况的很普遍。今年48岁的刚察寺喇嘛劳桑尖措,8岁时左眼外伤,找医疗队专家就诊时,眼球已出现白内障斑外露、玻璃体破损、瞳孔撕裂等多部位病变,手术复杂程度高。经毕宏生教授手术后,劳桑尖措的眼睛才从原来的仅有光感,到能看见东西,外观也变美观了,了却了40年的心愿。
“疾病早期治疗很简单,
一旦拖成‘大病’就很难办?!?br />  受当地紫外线强度高、雪季长、风沙大、生存环境较差、饮食结构单一等因素影响,白内障、心脑血管、风湿等疾病高发。仅自7月22日下午“青海光明行”医疗队赶到海北州第一人民医院一天多的时间,就已经有200多人接受各类眼科疾病筛查。其中,有46人被确诊为白内障,直接实施免费手术治疗,还有相当数量的视力低下、角膜及眼底病变患者都需要进一步跟踪治疗服务。
  “疾病早期治疗很简单,本来的‘小病’,一旦拖成了‘大病’就很难办?!?月26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医生陈生花告诉记者,很多病人,来了就是晚期,有些虹膜病变的病人甚至都已经发生瞳孔粘连,愈后很差;眼外伤、角膜异物,病人往往是1天多后,等角膜浑浊、内皮水肿,或发生感染了才来看。很多牧区群众基本健康常识匮乏,从未做过健康查体。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群众预防保健意识,是保障当地群众健康的关键。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应急办副主任李磊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卫生计生局挂职副局长一年多,对海北州的卫生资源状况,常见病、多发病发生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已初步划出高原病谱,制订了有针对性的诊疗计划和援助规划,以提高援助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医疗人才、技术、设备匮乏问题突出
  与此相对应,当地缺医少药、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仍很突出。据陈生花介绍,第一位的是缺人才、医疗技术力量薄弱。全门源县近17万人口,仅有3名眼科医生。从2000年以后,他们基本上没出去进修过,参加的培训也很少,对眼科新技术、新进展的了解也少,很多时候是病人到西宁、西安、兰州等地去看过医生了,把病历拿回来,当地的医生才知道有这项技术,连眼科基本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也主要靠“外援”,或让病人转到西宁去。
  缺设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宋海峰专门带记者到放射科去看,今年3月才用上的螺旋CT,只能水平操作,不能变换角度;仅有的一台500毫安的X光机,也因主要部件球管故障一时买不到配件,出的片子质量很不清晰;电脑验光机、超声乳化仪、显微镜等眼科检查所必须的设备都没有,裂隙灯也还是第一代。因不具备条件,绝大多数眼科手术没办法开展。这次所用蔡司显微镜、乳化仪、B超等手术关键设备、器械,也全部由援青医疗队自带。设备差、技术弱,误诊的病人也很常见,很多青光眼患者因误诊失明或摘除眼球。
大众日报 2014.7.3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预约挂号 咨询预约